站内搜索:
电话:0516-69068688

            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          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来要在你们手中实现,你们是未来的主力军、生力军。         少年儿童的心灵都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勤奋学习知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劳动精神,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当前位置: 首页 >> 太阳花公告 >> 正文

全国队刊《辅导员》专栏刊发丨太阳花基地:“行走的红领巾先锋学堂”实践探索

2024年03月12日 15:29 苏少营地 点击:[]

人勤春来早,新年新奋进。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刊的《辅导员杂志,在20243月刊“队旗飘扬在青少年宫”专栏,以《太阳花基地:“行走的红领巾先锋学堂”的实践与探索》为题,展示了在徐州团市委指导下,徐州太阳花基地准确把握少年儿童政治引领规律,巩固联建共育机制,以“小故事诠释大主题,小切口反应大时代”,以校外阵地为主,将少先队活动课转变为少先队员聆听领袖故事、寻访伟大成就、感知时代变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社会“大课堂”的经验。

 

20237月,“行走的红领中先锋学堂成立了社会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站在统筹安排校内外少先队工作的“大视野”上,在徐州太阳花实践体验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创新性地开发了“行走的红领巾先锋学堂”

基地通过整合社会各方优势资源,巩固联建共育机制,强化校内外少先队辅导队伍、活动课程等方面的衔接,最终形成了以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主导,学校少工委、少先队组织、校外阵地、社会力量等联动起来,组织少先队活动的新形式。目前,“行走的红领巾先锋学堂”活跃在徐州市各类校外少先队实践基地,这是少先队组织在校外阵地开展各类活动的新样态。


“抽象难懂”到“童言童语”

在内容设计上,“行走的红领巾先锋学堂”实现了“精准把握”与“巧妙转化的有机统一。基地课程研发中心的少先队工作者在研读《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的同时,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中小学大队辅导员、优秀少先队员等以座谈会等的形式,确定了“自主实践注重体验、建构情景、激发情感”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思路,并把活动内容划分为“聆听领袖故事、寻访伟大成就、畅想美好未来、争做时代新人4个模块。活动各环节都围绕增强队员对新时代伟大成就的自豪感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美好前景的向往展开。


在活动叙事风格上,“行走的红领中先锋学堂”实现了“严谨规范”与“童言童语”的有机统一。辅导员通过列举具体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叙事化并调动队员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使之形成情感共鸣。比如,在讲述具体的故事时,辅导员引人“逆行者”“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等队员熟悉的语句和内容,让活动更具儿童性、更接地气、更冒热气。在开展的“准海哉役小推车支前”体验活动时,辅导员不是一味灌输历史知识,而是在带领队员进行模拟体验的同时,给他们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的故事,帮助他们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


“走马观花”到“下马探花”

基地十分重视“思政逻辑”和“阵地资源”的结合。“行走的红领中先锋学堂不仅强调活动的形式,更强调活动要实现政治引领的目标。从项目设计、资源利用到活动评价,各个环节都体现思政逻辑,彰显思政“课程因子"。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去行走”的少先队活动课中,基地借助本地优势资源,在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设计了“场景再现”“亲切嘱托”“历史背景”“伟大变化”等模块,带领队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观察新变化,学习新思想。


基地少先队工作者不断拓展少先队活动项目,按照“实践—认识—实践”的基本方式,设计了搜、走、听、看、谈、进7步“行走”法。在“红领巾寻访伟大成就”课程中,辅导员带领队员在“小村庄”里感知环境美,在"小香包”中嗅出产业美,在“民乐团”里听出文化美等……,在“行走”的过程中,队员边了解、边探究、边运用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释疑中,加深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


“单兵作战”到“协同育人”

基地坚持强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建立起常态化集中教研制度,“双辅员”(校外辅导员,校内辅导员)和校外实践基地专家共同对实践活动进行模块化、流程化设计,最终形成“共同研究、共同实施、共同评价3步走的标准范式。基地要求辅导员在开展“行走”的少先队活动课时,还需适时给予队员引导和点拨,为其搭建研究的“脚手架”。


比如,在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进行寻访时,队员目睹了这里如何从“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态秀带”,如何成为南通引以为傲的“城市封面”后,辅导员及时提供“习近平总书记的长江故事”“对近平总书记的长江情怀”等关键词为其搭建起“研究支架”。随后,队员便开始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开出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大药方”。


在强化课程资源保障方面,基地依托本土资源,设计了包含淮塔园林、王杰事迹陈列馆、小萝卜头纪念馆等26个点位的全域活动课“行走”的红色“打卡”地图;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理念,设计了7条“红领巾寻访伟大成就”精品研学路线;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了“跟着习爷爷红色足迹学党史”活动,引导队员进行线上“云行走”,队员们“云寻访了29 处红色基地,并自主将其编撰成6万余字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料。


实践证明,“行走的红领中先锋学堂”推动了少先队活动课的改革创新,激发了校外少先队辅导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队员在校外实践基地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实现了校内外少先队阵地和少先队活动的融会贯通。

编  辑 | 张雨红

排  版 | 张雨红

摄  影 | 太阳花

审  核 | 陈  晨

上一条:全国《少先队活动》专栏刊发①丨增信铸魂工程:徐州少先队以“故事化”讲好党的伟大成就 下一条:2023-2024年度江苏省少先队文化专项课题集中开题论证会在徐州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