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落实“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按照江苏少先队“传承红色基因行动”与徐州共青团“筑梦领航行动”要求,完善和丰富太阳花基地“115XX”红色品质课程体系建设,太阳花基地课程研发中心全体人员赴邳州小萝卜头纪念馆、王杰烈士纪念馆、实验小学红色长廊、碾庄圩战斗纪念馆、李超时纪念馆进行实地课程研发实训活动。邳州少工委相关工作人员以及辅导员代表共同参加活动。

在小萝卜头纪念馆,参与活动的人员实地对小萝卜头纪念馆展示的文物和图片了解后,提出坚持“日常化、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的思路,依托现有的关于“小萝卜头”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文化资源和人物资源,通过故事挖掘、文化产品的开发等手段,励少先队员向上向善。

在王杰纪念馆,参加活动人员在聆听了讲解员对王杰的故事和精神的介绍后,提出要重视王杰同志青少年时期的事迹挖掘,结合王杰部队纪念馆资源,以体验教育为根本途径,以专题教学、互动教学、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为主要路径,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讲好王杰故事和王杰精神。

在邳州实验小学,参加活动人员向邳州市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赵守启详细了解了学校是红色教育“聚焦红色资源、培养家国情怀”课程建设情况,参观了学校的红色教育长廊。表示基地将围绕“品质课程”开发和编制的核心,构建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参加活动人员在了解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的过程和人民群众支前的故事后,表示要深度挖掘战役中的革命英雄故事和支前故事,既要挖掘革命英雄、领袖等“大人物”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又要通过挖掘支前民工等“小人物”的故事,突出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李超时纪念馆,参加活动人员在聆听讲解员对李超时的英雄事迹和精神介绍后,进行了对馆内红色资源的分析、研究、遴选,并提出要着力挖掘李超时将军青年时期故事、1927年至1928年邳州党建故事,红十四军英雄故事等,着力创作一批的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优秀红色文化产品和课程,创建一批传承度高、影响力大、时效性强的红色教育品牌。

邳州是一方红色的热土,这是一片烈士鲜血浸染的大地,素有“红邳县”之称。战争年代涌现出李超时、娄梦侠、戴蔚侠、郭子化、“小萝卜头”等一大批革命烈士,淮海战役的首战碾庄圩战斗发生在邳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发源自邳州,这里还有唯一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设施)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纪念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