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28日,江苏省少儿研究会少先队文化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年会在常州溧阳举行。年会上,基地校长陈晨进行了主题为《以文铸魂:红色资源“故事化”与少先队实践育人》典型交流发言。介绍了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基地通过机制联动、组织联动、队伍联动、阵地联动,以党史把故事讲“准”、基于队员把故事讲“活”、基于道理把价值讲“透”为主线,通过推进资源阵地线路化、阵地资源课程化、校外课程组织化,向队员讲好领袖故事、红色故事、成就故事的经验和做法。以下是交流内容。

去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为基地以文化的力量铸魂育人指明了方向。在徐州团市委、省文化专委会的指导下,我们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讲好中国故事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结合徐州少先队“增信铸魂”工程,实施了《红色资源“故事化”在少先队教育中的应用》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用好徐州市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建设的成果,把“讲好故事”作为载体,编制校外活动“菜单课程”、建构校外实践“生态系统”,着力推动少先队校外实践育人。

一、抓联动,强化工作力度,让故事讲述更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我们在徐州团市委“一项建设、六项计划”的指引下,从机制、组织、阵地、队伍等方面协同发力,讲好故事的新格局。

一是机制联动,多源融合各方力量。设计前、中、后“三步”,学、思、践、悟“四维”,组织、实践、评价、课程、网络“五环”方式,构建了“三步四维五环”讲好故事模式。二是组织联动,以组织化方式育人。以组织化动员成立寻访、志愿小队走进阵地、社区、走向线上,以党的故事、英雄故事、成就故事开展寻访、研学。三是阵地联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推进资源阵地线路化、阵地资源课程化、校外课程组织化,综合运用人物、故事、案例等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四是队伍联动,提升阐释理论素养。形成“校内+校外+专家”辅导员队伍合力,构建“同步研究、共同实施、共同评价”3步骤的范式。

二、强引领,丰富内容厚度,让故事讲述更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我们以讲好领袖故事、红色故事、成就故事为主线,引领队员学习新思想。

一是感悟领袖领航,讲好领袖故事。以“沿着习爷爷足迹去寻访”,带领队员观察新变化,聆听新思想。编印《跟着习爷爷红色足迹学党史》读本等,带领队员聆听习爷爷讲述的故事。二是聚焦党的领导,讲好红色故事。以“事件发展”为中心,向队员讲好生态文明等13个方面成就;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讲好英雄人物的故事、时代楷模奋斗的故事。三是贴近儿童生活,讲好成就故事。围绕队员想听的事、关心的事、身边的事,请“有故事的人”讲故事。研发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7条线路,带领队员感知、观察新时代故事。

三、强科研,激发情感温度,让故事讲述更鲜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贯通与故事之中”。我们尝试基于党史把故事讲“准”,基于队员把故事讲“活”,基于道理把价值讲“透”三个维度,向队员讲好故事。

一是娓娓道来,用事实说服人。挖掘细节,找好角度、设置悬念,用“童言童语”讲故事。比如,运用主人公“儿童团,不怕寒,碾好米来送前线”等,讲述“支前民工”故事,增强真实性、画面感、可信度。二是可信可敬,用形象打动人。挖掘党组织奋斗“群体画像”,身边普通党员故事,带领队员读懂可信、可爱、可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人形象。三是引人入胜,用情感感染人。带领“讲述人”走进奋斗者的工作一线等发现故事,激发讲述者情感。通过人物或事件微场景、故事的微细节、形式的微呈现感染队员。四是循循善诱,用道理影响人。让故事寓意道理,在追问“是什么”中明白道理。比如,“支前民工”课程,讲明白百姓踊跃支前,是因为在党领导下分到土地,他们站到共产党的一边。让道理渗透故事,在追问“为什么”中辨析道理。比如,“绿色发展”课程,带领队员探究生态的“变”和“不变”,既看到“变”的成就,又理解党执政为民“不变”的初心。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沃土,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少先队活动课为主线、以项目化为牵引,推动阵地资源的“故事化”,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领队员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争做“四个自信”好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