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太阳花:做好红色教育的“徐州答卷”——把红色资源利用好,下好思想引领“先手棋”》为标题,介绍了徐州太阳花实践体验基地,在徐州团市委、市少工委指导下,大力实施徐州少先队“红色筑基”工程的做法和经验。
原文如下:
体验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途径,政治启蒙和思想引领是少先队的主责主业。在徐州团市委、市少工委指导下,太阳花基地按照“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聚焦红色基因教育,大力实施徐州少先队“红色筑基”工程,向少年儿童讲好红色故事、信仰故事。
一、红色体验中“感悟精神”

“在体验活动中,我知道了在解放战争时期的3个舍身炸敌堡的‘董存瑞’,一个是解放隆化时的董存瑞,一个是解放锦州时的梁士英,还有在淮海战役中的张树才,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我心中敬仰的英雄。”徐州34中附小李君睿说。
基地围绕“红色启蒙”“红色体验”“红色信仰”“红色文化产品”四个模块,主打“精致牌”。通过联合整体、动态开发,构建了一支“专家引领、专兼结合”,懂科研、懂孩子、懂少先队的科研工作队伍,对红色资源进行整体、系统和动态地开发。通过提炼内容、探索内涵,架构了以红色为主题,集物态、事件、人物、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通过提高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估能力,形成了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参与性强、教育效果好的红色课程体系,引领少年儿童在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
二、红色精神中“茁壮成长”

2018年9月,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回信太阳花研学团团员,信中说,“希望你们牢记习爷爷教导……,从小听党的话、跟党走,长大了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争做新时代好队员,茁壮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课程优先理念的引领下,基地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指导,按照泰勒原理4个基本问题,运用品质课程设计的思路,强化体验细节、体验主题、体验过程的构建,引领少年儿童茁壮成长。通过研究性学习、研学实践让少年儿童在体验浸润中,感悟精神、体验感动、产生“情感接纳”,夯实信仰根基。通过开展太阳花研学团“红色行动”,先后赴江苏7地,江苏、安徽、河南8地宣讲“红色故事”“发展故事”11个场次,用行动践行红色信仰,在社会参与中凝聚红色信仰的力量。
三、红色课程中“凝结智慧”

2019年3月,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王梦倩,围绕“做好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合格引路人”,对基地课程研发中心老师进行辅导,传授少年儿童思想引领的路径和方法。这是基地坚持“科研优先、课程领先”思路,以课程编制为先导,引领少年儿童成长的一个缩影。
基地坚持少先队教育的思想性、队员的主体性、活动的自主性和实践性,按照“内容和形式相结合、讲授和体验相结合,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思路,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把“红色品质课程”编制和实施作为核心,大力实施“太阳花红色筑基工程”6大红计划。通过课程编制和开发的形式,提高对我市以淮海战役为主的红色资源的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构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引领的载体,向少年儿童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