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对太阳花来说,在这一年的时间刻度上,镌刻的是我们对教育、对少先队、对每一个孩子的爱。因为有爱,有对真善美的执着,这一年太阳花山一程、水一程,攀高峰、涉险滩,有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深情凝眸,更有在育人的田野里的奋力耕耘,走出了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最美脚步。

时间是万物的尺度。2024年的不平凡在时间的刻度上记载着太阳花奋斗的历程。从“增信铸魂”到红色资源“故事化”,从“政治引领”到青少年思政的“三问三答”,从“优学鼓楼”到“国防教育”大思政课,从“学工学农学军”项目守正创新……,龙年的时间刻度上镌刻着太阳花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印记。这一年中,我们很多次问自己,太阳花在“立德树人”大格局中存在的价值。

《红色资源“故事化”在少先队教育中的应用》获省级课题立项,为“增信铸魂”工程注入了活力。在团市委、市少工委指导下,太阳花以课题研究为基础,以“故事化”为路径,抓住实践育人的主要方式,以阵地资源课程化、校外课程组织化,形成7条校外少先队实践体验精品线路,奋力推动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环境营造,有效发挥了徐州地域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引领少年儿童在“增信铸魂计划”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项目实施经验2次面向全省进行典型交流,获全省共青团工作“10100”创新创优工程立项、省级“少先队社会教育优秀项目”,全国媒体专题报道7篇。

孩子校外实践活动的“绿皮车票”,已经登不上新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思想高铁”。太阳花基地联合鼓楼区委宣传部、教育局围绕“培根铸魂育新人”目标,把握“核心素养落地、以故事化叙事、课程增值评价”三条主线,以鼓楼区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面向青少年实施“红色鼓楼、文脉鼓楼、科创鼓楼、生态鼓楼、商贸鼓楼、民生鼓楼”6个项目,进行了“大思政课”育新人的区域实践探索。项目被新华日报、交汇点等媒体报道12篇次,获全省共青团工作“10100”创新创优工程立项,项目成果获徐州市社科联课题立项结题。

在素有“红邳县”之称的邳州市,有一个叫做议堂村的“江南水乡”,这里孕育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省委驻邳州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指导下,太阳花以“基地+农户+村集体”的方式,通过建阵地、建队伍、建组织,推动了和美议堂耕读基地在这里落户。截止到目前,基地和村两委已在15户党员家庭农户、村集体相关区域建立“农事体验点”20个,形成文创产品11项,按照新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落地为主线,设计了稻花香、田园趣、农耕乐、乡土情、强农梦5个课程群50余项课程,形成了学工、学农、学军、红色研学等7条线路,形成12万余字的课程成果。

发端于“学军实践体验营”,丰润于“徐州少年军校总校”,13年来太阳花始终关注如何提升青少年国防素养,推动关心国防、热爱国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在市委宣传部、徐州团市委、徐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王杰部队政治工作部指导下,太阳花“国防教育大思政课”项目今年启动,形成了全市国防教育大思政课课程23个点位地图,开发了革命英雄、时代楷模、革命文化、伟大成就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课程,引领更多的青少年走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在多彩的课程实践中,感悟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新时代的成就故事。

农历甲辰年对太阳花而言,困顿和纷扰、迷茫和探索中却孕育着新的曙光。这一年太阳花还获“省级社会教育先进单位”,当选“中国宫协青少年活动营地副主任单位”,这一年的空气中弥漫着的或许并不都是乐观的氛围,但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我们追求的“青少年校外教育优质产品提供者”的定位没有变,我们追求的“青少年体验教育的研究者领跑者”的愿景没有变,始终保持着回归教育的朴素初心,不夸张、不华丽、不喧嚣,锚定在“立德树人”大格局中的坐标,以政治引领牵动,科研兴队赋能、生态课程增效,以鲜活的社会生活为源泉,让太阳花课程有活力、增底气,培育更加有活力的育人生态。

也许我们都一样,注定会带着一些遗憾跟这一年说再见。所幸的是,我们没有放弃校外实践育人的探索,正像您从来没有放弃自己。新的一年,太阳花锚定在“立德树人”大格局中的坐标,有敢打必胜的信心、有锲而不舍的恒心、有实干苦干的决心。